列子第十五讲 道同做人

我们开始新一期的讲座

继续列子第三章

列子第三章,主要是为了破妄

众生坚固的我执之相,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人们总认为自己活得如此真实?

众生的真,又是什么呢?

面对这些问题

列子才专门写了这一章用来破除妄念

妄念,其实就是我们当真的执著

最开始,用了周穆王的一个故事开篇

揭开了幻化之路

在周穆王的故事里面

列子指出一个道理

众生所有的一切行为,一切活着

本质上,其实是为了心里的快乐

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舒坦,愉悦

凡是心理不痛快,就会燥动

凡是心理愉快,就会留恋

因此,内心的感受,才是众生的根本

而内心的感受,恰恰是不可见的

因此周穆王在幻人的带领下,愉快的度过了几十年

天上人间看了个遍

但却在生活中,可能只是一瞬间

从内心出发

寻找生命的真相

才是根本

相反,一切外相

一切外在的物质生活,我们以为的生命现象

都只是表象的变化

老成子学幻于尹文先生,三年不告。老成子请其过而求退。尹文先生揖而进之于室。屏左右而与之言曰:"昔老聃之徂西也,顾而告予曰:有生之气,有形之状,尽幻也。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穷数达变,因形移易者,谓之化,谓之幻。造物者其巧妙,其功深,固难穷难终。因形者其巧显,其功浅,故随起随灭。知幻化之不异生死也,始可与学幻矣。吾与汝亦幻也,奚须学哉?"老成子归,用尹文先生之言深思三月,遂能存亡自在,憣校四时;冬起雷,夏造冰。飞者走,走者飞。终身不箸其术,故世莫传焉。子列子曰:"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五帝之德,三王之功,未必尽智勇之力,或由化而成。孰测之哉?"

这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有一个人,叫老成子

这老成子他想学习七十二变化

就拜尹文为师

尹文子,就是函谷关的守将

是老子的学生

老成子在尹文那儿为了学习变化的幻术,住了三年

也什么都没有学会

于是,这老成子就向尹文请教

我究竟错在哪儿,你为什么就不教我幻术呢?

如果实在不愿意教我,直接告诉我就行了,我也就死了这条心,安心回家算了。

尹文子听了,就给老成子陪礼,并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中

让其他闲杂人等,全部退去

就对这老成子一个人说道:

当初,老聃准备往西出函谷关

回过头来告诉我说:

凡是有情众生的运动,有形状的变化

莫不是虚幻不真的

是内心的显现和摆布

我们只能见幻,而无法见真

真需要自我去感受,去体悟,去证明

在造化的过程中,心开始的地方,就称名为生

阴阳变化,完全转化的地方

就称名为死

在生和死之间的一生中

因为形态改变,移动,无论是空间上的变化,还是时间上的变化

都称名为化

实际上,就是幻

我们来看指挥这一切变化的造物者,也就是我们的自心

会发现他极其巧妙

而用功至深至久

很难寻找到真正的根本自我

但反过来呢

如果我们只观察形体的变化

只看这些物象的变迁

就会发现这些日常生活,所谓的真实

不过是非常浅显的

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而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也都是随起随灭

通过神鬼莫测的造物主,也就是内心和变化无常随起随灭的物质世界相比较

就能知道,幻化,其实就是一切事物生死的变化

这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开始学习幻术了

我和你一样,都是幻化出来的物象

又哪里还需要学习呢?

老成子回去以后

仔细的思考尹文先生的话

这样深思了三个月

突然得道了

达到了活着与死亡随时可以交换的地步

也能更改四时的法令,让冬天打雷,让夏天结冰

让飞鸟只能在路上跑

让走兽可以天上飞

然而,老成子的一生,没有写下任何著作

所以,世上没有人知道他的方法

列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世人道:

真正懂得虚妄幻化的人

他的道必然是周密圆融而不化的

而他在这个世上的所作所为

与普通人并没有二样

只不过是利用了自然自化之理罢了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推理出:

五帝的德行,三王的功劳

也不全是他们自己的智力和勇敢取得的成就

实际上,本来自然就发展到了这个阶段

只不过他们了解了人心,了解了自然规律

世人就把这些功劳归于他们身上罢了

利用自然幻化之理

谁又能懂得这个道理呢

在这样一个故事中

列子告诉世人,我们所见的一切事物现象,无不是幻术

此世界,由来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人,也只是虚幻虚妄的幻术之一

但是,众生实在无法想明白

自己血肉有情之躯,怎么就是幻化了呢?

自然之道,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掌握呢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进化论的常识

我们来看一看进化论

比如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孩子

当孩子与这对夫妻共同出现的时候

就开始了彼此的进化过程

有人会疑惑于先后顺序

明明这一对夫妻是先存在的,孩子是后存在的

这不是问题所在

这实际上是分段妄生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一夫妻只不过先存在了一段时间

先存在的那一段时间,与他们养孩子的技能进化毫无关系

那一段时间有那一段时间的进化

也是与其他同时存在的外境共同协作,一起进化的结果

回到孩子出生的时候

这一对夫妻就开始教孩子

孩子开始学习

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教和学的问题

而只是一个相互进化的过程

夫妻并不知道怎么教好这个孩子

先找着孩子说话

看孩子的反应

根据孩子的反应,再继续下一步的动作

他们永远不知道明天教孩子什么,或者明天怎么教孩子

明天孩子哭了,就去哄一哄

干坏事了,就去打一顿

他们甚至不知道,下一句话和孩子说什么

但反过来,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行为

实际上也是受到这一对夫妻深刻的影响

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哭还是闹还是做坏事

完全取决于夫妻的态度和行事

他们彼此都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但明天还是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然后,他们相互校正自己的行为

继续下去

自从相遇,只要不死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彼此进化,就会一直继续

这也能看出来,一个坏孩子的产生,完完全全是父母的原因

父母本可以防微杜渐,在日常苗头之初,就用心去左右

但由于父母的心性不定

只是在行为极端的时候,就去打骂,就去烦恼

而无法掌握孩子的思想的源头

因此才进化出恶缘

通过这个进化的例子

我们就能理解不增不减的世界,是如何进化的

最开始,大家可能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粒子

但无论如何,此世界所有的种类,所有的生命,已经全部俱足

但彼此相互进化

你进一寸,他进一尺

相互在对方和外境的基础上,不断的改变自己

慢慢的,变成了鱼,变成了猴子,变成了人样

而这一切,仅仅是适应外境而已

与外境相互进化而已

用一个最容易懂的字来表示,其实当今世界的现象,就是无数粒子在不知多少亿年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内卷形成的

即无增益,也无减损

不过是幻化组合,堆积因缘,造就幻象而已

即不存在物,也不存在象

唯心识而已

即无功,也无过

唯顺势而已

但人们还是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是真实的

他们证明自己真实的方法,比较肤浅

那就是眼见为实

自己亲眼所见,为什么不是真实呢?

亲眼所见,只证明了见性的真

而不能证明物象的真

这本应该是常识

但众生就反过来相信,我所见到的是真

一个人走夜路,见到风吹动了一棵杨柳

认为是一个鬼怪

他真实的见到了鬼怪

吓得慌忙逃命

此时,他是真实所见

后来,有人不信,又带他去见他所见

然后发现是风吹杨柳而已

此时,同样是他见自己的见

二次都是真实所见

但物象完全不一样

这只能说明,见性是真的

人能见到物象

而不能证明物象是真实

鬼怪即非真实

杨柳又怎么可能是真实呢

杨柳也是人们心中幻化出来的树种物象而已

蚂蚁以为立天之柱

毛虫以为饮食大餐

蘑菇以为是父母

河水以为是抽水机

皆是心识,有心识才有见性

如果从不认识杨柳的人,只是会疑惑,这是什么呢?

物象完全是心识的结果

只要左右了心识,物象就会完全变化

有一个男人,出去就招女人喜欢,总有女孩子给他打招呼

妻子气得不行

有一天,有人告诉他的妻子

你的丈夫如此优秀,是怎么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呢?

妻子突然明白了,丈夫招人喜欢,这不是说明了自己的眼光很正确吗?

不是更应该珍惜吗?

再去看其他女孩和丈夫打招呼,竟然倍感亲切

人还是同样的人,事还是同样的事

心不一样,幻化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事物进化的结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由着怨气进化,必然进化到刀兵相向

暴力最容易进化暴力

如果由着爱心进化,又容易陷入各种扯不清,拉不明的生活

心中有度

幻化有术

即然明白一切生活,本是幻化

好好变化就行了

终归就是这个故事里面的四个字

其功同人

善为化者,其道密庸,其功同人

善于掌握一切变化的圣者

他们的道,必然是圆融无碍的

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就是做人

学会了做人,也就学会了至圣之道

看得开,想得明,无忧无虑

善于顺时势而了因缘

此非得道,又什么是得道呢?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相信,生活中的我们是真实的

不敢否定自己

更不敢相信自己是虚幻,虚妄的

因此,无法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幸福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半的自己

觉有八徵,梦有六侯。

一个人的一生,由四分组成

其中四分之一,是睡眠

四分之一,是清醒

四分之二,是清醒和睡眠交织在一起

似醒似睡

似睡似醒

刺激大一点吧,就醒了

刺激小一点吧,就睡了

人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好四分之一的清醒时间学习工作

就足够事半功倍,成就非凡了

也就是六个小时

保持高度清醒的状态

把清醒的状态,称为觉

也就是知觉的世界

而把睡眠的状态,称为梦

觉的世界,是因为我们所有的感受器官是向外的

我们不断的了解各种外面的物象,幻象,变化

来进化自己的行为

无论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各种行为,都是进化

实际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协调过程

而梦的世界,是向内的

是自己内部的检修

是属于心神的

觉醒的我们,有八种因缘事情的左右

而梦中的事情,则由六种征兆影响

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徵,形所接也。

我们先来看八征

人活着,以为自己醒了的时候

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这样八种来概括

一种是过去的事情

一种是做什么,为了将来的事情

这都是心在度量

三是想得到什么的心

四是失去什么的苦心

这是得失利害之心

是众生醒着的行事准则

什么道德仁义礼智,都统统滚蛋

人实际上只是利害得失的自私权衡罢了

不过是披上了不同的皮罢了

伤害自己过深了,就是父子之间,也会反目成仇

意识形态的冲突,终归是得失的冲突

人们总说自己爱孩子

其实只是想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完美无缺的人物而已

务必把孩子控制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这个样子,正是他自己的妄念执著所在

要求孩子读书

要求孩子成为人上人等等

如果孩子的发展,不合符自己预设的人物形象

那就只有嗔恨了

何谈爱呢?

这时候,都会披着爱的皮

狠揍孩子

无所不用其极

得失利害,众生觉醒中的缰绳

只要掌握了别人的喜好得失和底线

就可以随意左右别人的人生

发点工资,能让人三十天不休息

表扬几下,能让人誓死效忠

等等

这都是幻术之用

第五种觉征,就是悲哀

伤心的事情

第六种就是乐趣

那抽肠的痛,让自己无法忍受

这不也是真实吗?

至到最后痛醒了

梦中的一切,不以为自己是做梦

一切的感受,感知,都是照常发挥作用

那凭什么说梦中不真呢?

显然,我们认为梦是假是的,是因为我们先肯定了觉是真的

我们肯定觉是真的,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感受和见性

更重要的一点

觉与梦唯一的区别

在于他们交接的事物不一样

在觉醒的过程中

我们交割的是外境外象

也就是物

这才是人们当真的根本

而梦中交接的,却是自由自在的心神

而不是物

物才是根本

因此,所有认为觉醒是真实的人,其实都是物化人

他们已经深陷于物质的奴役中,无法摆脱

因为无法摆脱物的牢笼,所以就千醉不醒

曲终不散

死不瞑目

然后,人活着的根本,却是心灵的快乐与愉快

追求的是神的自在自由

因此,人的幸福,本应该是晚上能睡个好觉,做个好梦,这是真实的自己的一部分

白天能安祥自由的出入各种场景,而内心无忧无虑

不因物喜,不因已悲

这也是真实自己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的人生,觉得幸福,睡得安稳

才叫会做人

会做人了,也就容易得道了


  • 列子第十四讲 色乐欲乐与天乐
  • 列子第十六讲 觉醒即妄想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