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列子第四期的最后一讲
列子为了唤醒人们证得均理,放下轻重,成就圣人的内心
通过七个故事,从不同的方向,解读了均理对人们的影响之深
而所谓的圣人,不过就是掌握了均理的人
从而驾驭众生,如牧群羊
而在寻找均理的过程中,反省自己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郑师文闻之,弃家从师襄游。柱指钧弦,三年不成章。师襄曰:"子可以归矣。"师文舍其琴,叹曰:"文非弦之不能钩,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故不敢发手而动弦。且小假之,以观其所。"无几何,复见师襄。师襄曰:"子之琴何如?"
师文曰:"得之矣。请尝试之。"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夹钟,温风徐回,草木发荣。当夏而叩羽弦以召黄钟, 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宾,阳光炽烈,坚冰立散。将终,命宫而总四弦,则景风翔,庆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 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将挟琴执管,而从子之后耳。"
有一个叫匏巴的人,当他弹起琴来的时候
鸟儿随之起舞
鱼儿也跃出水面来聆听
郑国的乐师师文听了
也很想学得这样的音乐
就离开了自己的家,跟着师襄去学习音乐
师襄教他确定音位,调整琴弦
怎么发音
怎么成曲
整整教了三年
也不能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
师襄就对师文说:
你可以回去了
按你这样子,估计也学不会音乐了
师文听了,放下琴
对师襄说道:
我并不是弦不会钩按
也不是记不住曲谱
我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并不是弹奏技术的问题
也不是自己听不懂这些音乐
我是因为总是无法掌握自己的内心
不以与外在的乐器融为一体
这就弄得我根本不敢去动手去弹奏
你还给我一段时间吧,让我好好观察一下我的心究竟在哪儿
过了没多久
师文又来见师襄
师襄就问他:
你现在弹琴的水平怎么样了?上次说反省自己内心所处的地方,不知道怎么样了
师文回答说:我已经找到了内心,我现在弹给你听一听
于是,他弹起了琴曲,当春的时候,他叩响了象征秋天音乐的商音
用南吕之调
竟然能让凉风忽然而来
草木结成果实
到了秋天的时候
又能叩春天之角弦
来激发夹钟
顿是温暖的风吹了过来,草木又开始发芽
当夏的时候,叩冬天的羽音,响起黄钟之音
霜雪交相而下
河水竟然结起了厚厚的冰
而到了冬天的时候
他又能叩响夏天的征音,响起蕤宾之音
阳光炽烤大地
坚冰马上就散了
在最后,曲子将要结束的时候
他用宫调来总括四季之弦,顿时祥和之风,徐徐回荡
美丽的云彩浮现在天空之中
细细的小雨滋润着大地
地下涌现出清洌甘甜的泉水
师襄听了这样的曲子,完全被幻化了
于是摸着自己的心,很高兴的跳了起来
说道:
你这技术太精深了
你现在弹奏的曲子
就是当初最伟大的乐师师旷的清角之音,邹衍吹出来的笙管乐律,也都比不上你
他们都要拿着琴瑟笙管,来向你学习了
在这样一个故事中
列子内心达到均理,调和自己的音乐
从而一切外境不能干挠自己
相反,在这样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能够在一曲之中,奏出四季之象
又在四季之中,奏出完全相反的景象
感染着听众
心境完全和乐理合二为一
这都是依靠的自我的反省
向内心世界去寻找答案
而外面技术的高低,显然和心境相关
并不是技法的原因
很多技法很高明的人,写字,画画,音乐等等,都不能成为名家
就是心境没有提高
无法神乎其技
反观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内心归属,是非常重要的
那是不是只要自悟就行了呢
当然不是
老师还是非常重要
不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更不知道如何参悟了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 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拚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
列子于是又继续讲了一个故事
在强调悟性的基础上,更是强调向圣人学习的重要性
薛谭这个人,想学唱歌
就跟着秦青学习
实际上并没有把秦青唱歌的方法全部学完
但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全部学完了
唱歌有什么了不起呢
于是,就向秦青告别回家
秦青也不说什么
就给薛谭送行
到了效外的时候
秦青敲打着节拍
开始唱起送别悲伤的歌曲
声音穿过森林
响达云霄
美妙绝仑
薛谭听了,我从来没有听过啊
于是,就要求反回去,跟着秦青重新学习
从此一身不敢说自己尽得师技,不敢说回家的话了
秦青就回头对着他的朋友说道:
过去韩娥向东边,路过齐国
缺少粮食了
在经过雍门的时候,就卖唱,想借一点粮食
等他走了,他所唱的歌声就象还在房梁上绕旋一样
三天了,还能听到隐隐约约的歌声
旁边的人,都以为韩娥还没有离开
韩娥有一次经过一个旅店
这旅店里面的人,侮辱了她
她委屈的就哭唱起来
结果,这一个乡里的人,无论老少,都莫名其妙的得了抑郁症
悲伤起来,眼泪鼻涕不断
三天吃不下任何东西
于是,叫人去追韩娥
韩娥回来后,就唱起了欢乐的歌曲
一个乡里的人,无论老少,都欢喜跳舞
不能自我控制
完全忘记了前几天的悲伤
于是,给了他厚厚的物资
因此,到现在,雍门那个地方的人,还能歌善舞会哭
这都是韩娥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没有见识过更高深的境界
人极容易在自己的思想中,自以为是
老师,就是那个能把内心打开一个洞,让人看一看更高深境界的人
而不至于在结界中
自我沉醉一生
旁人的启发,对于人生非常重要
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只有向众生学习
多向别人学习借鉴
才能突破自我
回归均理
通达大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矣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伯叔牙善于弹琴
钟子期善于听琴
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内心想到了高山
钟子期就说道:
太美妙了,这就象雄奇的泰山啊
当伯牙心中想到流水的时候
钟子期又说道:
太美妙了,这就是奔流不息的大江大河
伯牙心中所系,指上所弹
钟子期全部知晓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上游玩
当时是在泰山的北边
突然下起了暴雨
于是,躲在岩石下面
就摆好了琴,弹奏了一曲
一开始,就如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起来
接下来,就象山石在崩塌
曲子奏到哪儿,钟子期就能知道其中的意境
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到
好啊好啊
你听到了音乐,内心的反应和就象我的内心完全一样
我还有什么心声是你不知道的呢?
这是达到了心心相印的境界了
学习悟道明理
达到均理的水平
并不是常人能够理解你的
在凡夫俗子的世界里,没有人能知道你的内心
不过,没有关系
你要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总有人会理解你的内心世界,就如同你的心一样
心心相印,必是境界相同的人
不要为曲高和寡而担忧
不要为自己的高深身边没有人能懂而悲伤
高尚的灵魂,总会遇到知音
心,是如此的重要
去修练自己的心境
而放弃凡俗的物象
离开欲界和色界
达到无色的理想界
人生就升华了
如果你还在在意自己的身体皮肉物质
就想一想,这不过就是一堆粒子的混合物
亘古以来,就不增不减
只不过是分分合合
那有什么值得留恋呢
唯心悟才是人生所需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 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越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 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也,与盛姬内御并观之。技将终,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待妾。
有一次,周穆王向西方巡视
过了昆仑之后
登上了弇山
在返回过程中
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国界内
路上遇到一个人,自愿表演自己的技能
这个人名叫偃师
穆王听了,就召见他,问他说:
你有什么技能呢?
偃师回答说:
您有什么命令,我都愿意尝试去做,不过,我现在已经做了一个新鲜的东西
希望大王先观赏一下
穆王听了,就说:
明天你带着你造所东西一起过来吧,我与你一起观看
到了第二天
偃师拜见穆王
穆王召见了他
说道:和你一同来的那个人是谁呢?
偃师说:这个不是人呢
是我做的一个能跳舞的假人
穆王听了一惊
马上仔细的观察
这人走路,弯腰,各种运作,完全和真人一样
旁边的人,摸一下他的嘴,他就能唱歌,还能合着韵律
捧一下他的手
他就能跳舞
还能合着节拍
千变万化,完全看旁人的心意
穆王看了半天,认为这就是一个真人
来诓自己的
当时与穆王一起观看的,还有穆王宠爱的盛姬和一群后宫佳丽
快要演完的时候
这个歌舞的假人,竟然对着这群漂亮的女人抛媚眼
勾引穆王的妃子
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所为。王谛料之,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则筋骨、支节、皮毛、齿发,皆假物也,而无不毕具者。合会复如初见。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穆王始悦而叹曰: "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诏贰车载之以归。夫班输之云梯,墨翟之飞鸢,自谓能之极也。弟子东门贾禽滑厘闻偃师之巧,以告二子,二子终身不敢语艺,而时执规矩。
穆王看了,很不高兴
就想杀掉偃师
偃师吓得快尿裤子了
就马上剖开这个假人让穆王看
全是些皮革啊,木头啊,胶水啊,油漆啊,白,黑,红,青彩画啊
组成的一个假人
王仔细的观察内部
里面肝胆心肺脾胃肾肠都有
外面的筋骨,支节,皮毛,齿发
也都有
但所有这一切,确实是假的东西
没一样是真的人体组织
但所有人有的东西,这个假人没有不有的
一应俱全
将他们合在一起
又和当初见到的样子完全一样了
穆王试着拿掉他的心
这人就不能说话了
试着拿掉他的肝
这人就不能看东西了
试着拿掉这个人的肾
这人就不能走路了
穆王终于高兴了
感叹道:
人的技巧竟然可以达到和上帝一样的水平
实在太了不起了
他就下令随从的马车,把这个歌舞的假人载上,一同带回了国家
鲁班造所云梯,墨子造的飞鸟
他们自认为是技能里面最高明的了
但当他们的学生东门贾和禽滑厘,把偃师的技巧告诉了这二位
这二位人,从此不再说自己技能高超的话
而是天天老实的用着各种规矩工作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
列子要告诉人们,物,不过是杂合而成
如果不看内心,人就能造出如人完全一样形态的人
比如现代的智能机器人
各种毛发皮肤,全和真人一样
列子深度思考了,人造的人,和真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人有的,这些人造人也都有
人会的,这些人造人也都会
大家都是一堆材料堆积而成
不同的地方有二个
一个只是原材料不一样
另一个,才是根本的
那就是人心
人心中的道,是无形的,也是根本的
而这恰恰是人造人所没有的
这些机器人,智能人,人造人,永远只是机械的反应着,内心无道
更无均理
离开了人的指挥
离开了人的代码
他们就没有什么用了
应该说,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思考人造人与真人的差异
列子是非常了不起的
尤其理解到二者的差异不在于物质
而在于均理之道
人如果不求均理,不求至道,不求解脱
那与一个任人摆布的假人有什么区别呢?
有道,就是要寻找自性
寻找公平公正的均道
摆脱物质的纠缠
天下所有的物,都是一样的
没有什么值得留恋和惊奇的
缘物而生心,终归成为物的奴隶
而物奴,则会永远轮回
形态变化万千,心性起伏不定
全无真实
好了,列子第四期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