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四十九讲 五味是如何出现的

我们继续内环境的稳定问题

任何众生,要想生存,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也就是水

他必须,也只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供自己生存

但水的状态,却可以气化,液化和固化

三者之间不断的变化

比如圣经里面对于世界的描述

地球就是一个水球

人就生活在其中

水球上面的天界

下面有岩石层

然后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在人体内

作为内环境的水

第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维持渗透压的稳定

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水环境

必须保持渗透压一至

如果内环境的渗透压过高

细胞里面的水,就会被吸到体液里面

然后,细胞就干枯死亡了

相反

如果细胞内的渗透压过高

体液里面的渗透压低

水液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细胞内

把细胞给撑死

体液的渗透压如此重要

生物当然不敢马虎

就产生了咸味

1684年

爱尔兰裔的英国人,罗伯特.波义耳

就证明了咸味是体内的盐引起的

而且证明了,钠是最纯正的咸味来源

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人类最适宜的咸味的口感是什么了

那不过就是和体液浓度一样的含盐量

也就是0.9%

炒一百斤菜,放0.9斤盐

味道恰到好处

吃起来最适合

这也是常用输液的盐水规格

0.9%的氯化钠注射液

但是

各种不同的生物

对于食盐的需求量,并不一样

自然界的植物中

很少有含盐较高的植物

也就是说,你难以找到一种咸味的植物

这是因为,盐对他们来说,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必要性

他又不需要运动

体液和自然界的水差不多就行了

但到了动物

就不一样了

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损失掉盐分

因此,只吃草,那就有问题了

无法供应所需要的盐

这时候,食草动物,就需要去岩石上舔食盐分

这是额外对盐分的补充

因此,这些食草动物的含盐量,会远远大于植物

食肉动物,对于吃的动物,一般不挑剔

全部吞下去

这样,食肉动物也全面继承了食草动物的盐量

就不需要额外补充盐分了

因此,动物的含盐量,是远远大于植物的

到了人和马的时候

由于汗腺遍布周身

可以靠出汗,蒸发大量的水分

在蒸发水分散热的过程中

盐也被动的排出体外

这时候,盐量又不足了

因此,人和马,又需要额外的补充食盐了

这时候,需盐量,已经大为增加

人们早期无法制造食盐

因此受尽了环境的控制

后来,当人们学会了制造食盐

就突破了生物的极限

成为人类的第一大味觉

管理层,也通过控制食盐,控制着国内的人民

这一控制,就是几千年之多

可以想到,为什么洪范把咸味列为第一个五味了

人体体液形成的内环境

就如同一个国家的经济

一切物质都在其中交换

从而满足细胞的生产生活需要

经济,就是国家的水

任何人民,都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把控

人民,也只可能生活在经济的水中

而无法逃离

而咸味,无意就相当于国家经济里面的货币

只不过,他是细胞层面的货币而已

没有他,细胞动都无法动

可见,咸味对于稳定内环境来说,是何等重要

食盐吃多了

相当于货币宽松政策

这就通货膨胀了

实际上

盐除了在人体内维持水液的渗透压之外

还发挥另外三个作用

使人体拥有抗寒性

帮助消化

使人精神振奋

这是因为,盐的咸味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

当食盐进去,人体认识到了食盐,就会分泌液体

将他调配到适合的浓度

以供使用

如果太多,就吐了

消化不了

这是他刺激消化液的原因所在

有了这个功能,其他的物质交换得以更高效的运行

因此,帮助了身体吸收更多的营养

增强了身体的代谢功能

这样,就提高了身体的抗寒能力

这也是咸味归属于水,用来抗击冬天严寒的原因

他归属于肾

由此,在身体内,以肾为中心

建立了一整套的抗寒机制

用来对抗寒冷

肾,是生命之火

是一切的基础

是水液最为关键的要素

被中医称为先天之本

当黑夜,寒冷,北方等等时空环境中

体内的肾的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

随着寒冷越来越重,就需要肾的高效运转

才能对抗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补一些食盐

或者含盐量较高的动物

按中医的说法,冬季,羊肉就比较适合

拥有咸味的药材不是很多

主要以动物类药材为主

比如牡蛎,瓦楞子,白花蛇,鹿茸等等

海洋中的动植物

最容易含盐

也常常被中医归为咸味

实际上

咸味本身

就来自于大海的味道

是生命最开始的地方

当生命在海洋中发育的时候,就学会了与大海保持渗透压一致

才能生存下去

因此,就学会了咸味

这个来源,要记得

他是来自海洋时期的遥远记忆

已经近十亿多年的历史了

与咸味一样

在海洋中,还进化出了另外二个味觉

那就是酸味和苦味

如果喝过海水

就知道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

咸味来自氯化钠之类

而苦味,来自于氯化镁之类的

卤水点豆腐的卤水,就是这个苦味物质

人类需要通过味觉,来识别酸味和苦味

倒不是因为他是大海的味道

而是识别内环境的酸碱度

也就是PH值

苦味,大多数都出自于碱

海洋的酸碱度,对于海洋生物的重要性来说

那是性命相关的

微量的酸碱度变化

造成的就是翻天覆地的生物变化

那生物在酸与碱中,究竟应该怎么选择呢?

由于地球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

是碳基生物

碳基生物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死亡后,会腐败

而且散发出二氧化碳等酸性物质

在早期原始细胞的时候

还没有学会主动捕食

大家都是通过过滤海水,吸收腐烂在里面的物质而生活

这解锁了生物早期的一个技能

去主动寻找酸味

找到腐物最多的地方

就能更好的生存

实际上

在现在的海洋里面

还有很多动物,依靠这招来捕食

他们能嗅到水中动物散发出来的微量酸味

然后找到食物所在

捕食他们

食腐,是所有动物祖先都经过的一段经历

在人类深深的记忆中

对于酸腐,也是有记忆的

比如酱油之类的

就是发酵做成的

再比如醋

等等

要注意的是

酸是腐败的味道

而身体本身,是不想腐败的

都是希望别人死,自己活

别人惨,自己乐

只希望别人酸腐,自己不酸腐

在这样思维下

身体反而需要体液维持一个弱碱性环境

让那些想腐败自己的生物,无法生存

大海本身,也是弱碱性的

这也是大海的一种适应性

吃进的酸,却要求是碱的内环境

体内的细胞,就不得不对酸味进行改装

这就是碱化过程了

其酸味的代谢产物,也就是在体内形成的产物

很多都是碱性的

现代科学,将这一类食物,称为碱性食物

这样下来

醋,蔬菜,瓜果等等,都是碱性食物

而不要认为醋是酸性食物,就无法理解科学了

这些碱性食物,能让身体更健康

与之相反,那些肉,蛋等等,反而是酸性食物了

长期食用这些肉食,蛋类

就会让身体的内环境酸化

出现尿酸增高等等

形成身体衰老的主因

因此,健康的饮食

都是要求碱性食物多于酸性食物

说人话就是要多吃素少吃荤

七分的素,三分的荤

就是最为健康的

酸味

是生命最初的食用味道

他与咸味是一样的

这些死亡的味道

就是新生的开始

传统文化中

将酸味归于肝木

也就是用来对抗越来越高的温度

这是因为,酸味能让人们分泌水液

从而达到微调温度的目的

大海苦涩的味道

这些碱味的物质

刻在了海洋动物的基因中

最初,并没有做什么用

只是对于海洋动物来说

他们喜欢酸味,喜欢酸性的环境,因为这儿充满了食物

从而就讨厌了苦味

厌恶了碱性的环境

认为这样的地方,可能没有食物

苦味,形成了一个厌恶的味道

但究竟有什么用,动物不知道,自然不知道

然而

当生物登上陆地之后

离开了水的环境

登陆,对于地球生物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大事

这些陆地动物,在登陆之后

又获得了二个味觉

一个是辛味,一个是甘味

记住,这二个味道,是登陆之后获取的

为什么会出现辛味的味觉呢?

这还不是最初登陆的生命,突然发现离开水之后,太阳直接照射在身上

水分蒸发突然就加快了

过不了多久

就火辣辣的疼痛起来

然后,就晒成生物干了

在死了我们无数的祖宗之后

某个祖宗终于进化出了辛味

当出现火辣辣的时候

就需要马上补水

让水分蒸发到体表

从而避免自己的皮肤干死

辛味,成为唯一一个全身内外都能感知的味觉

足见早期登陆生物的艰辛

植物呢?

他们能感觉到辣吗?

因为意识不能相通

科学家没有找到证据,无法知道他们是不是能感知辣味

但有一点

植物是早期的王者

是统治者

而动物,则是植物的奴隶

这一点,有点反常识

但却是早期生物的现状

只是后来,动物进化出了思维

才开始反客为主

植物为了奴隶动物

竟然复刻了海洋了味道

用来驱使动物为他们卖命

他们用苦味,来驱散动物

不允许动物进食

如果动物还要进食

植物还能在苦味的基础上,进化出毒性

直接弄死动物

之所以这样,就是植物发现了动物在海洋中的弱点

他们厌恶苦味

不仅如此

植物又进化出甜味

告诉动物,这个可以吃了

这是植物的奖励

是上天对你们的恩赐

你们,就吃这个味道吧

动物记下了

甘味,是成熟的味道

而酸味,是死亡的味道

人们就习惯了酸味和甘味

酸酸甜甜,成为人们的主食

而拒绝了痛苦的辛味和苦味

这里面,因为辛味和甘味,来自于陆地上的记忆

中医将他们称为阳

辛甘发散为阳

而酸,咸,苦来自于海洋的味道

是登陆之前就形成的先天性觉知

中医将他们称为阴

即酸苦咸,涌泄为阴

然而,自然的进化

永远不可捉摸

最初,作为植物奴隶的动物

竟然翻身了

他游荡于各个植物之间

周旋于各个奴隶主之间

竟然突然就开窍了

我为什么要一棵树上吊死呢?

为什么不利用植物呢?

动物开启了智慧之门

也就开始反利用植物了

即然植物用辛味和苦味,来刺激我痛苦的记忆

我能痛苦,其他动物也能痛苦啊

为什么我不能利用他们,来做为药用呢

动物们,开始研究起植物的武器

其中研究最好的,就是人类

至今,各种对其他生物有效的药物,大多数都是苦味

总之,反反复复的自然斗争中

生物一直在演化

孰主孰奴,从无定论

过几千万年,又翻一篇

谁知道将来是什么呢

但有一个知识点

是需要知道的

那就是所谓的辛甘发散为阳

是指辛味和甘味,能让水分蒸发向上向外

从而气化

而酸苦感这样海洋味道的涌泄

其实就想当于开个沟,挖个渠

给管子开个洞

直接排水算啦

味,永远是在治理内环境的水

为了彻底的改造内环境

生物下了大功夫,动用了五味

来调和生理机制

那作为体内众生的细胞生物

究竟是如何利用五味,来保持内环境稳定的呢?

五味,真的能酸补肝,咸补肾,苦补心,辛补肺,甘补脾吗?

这些背后,就隐藏着生物的哪些秘密呢?

我们又将如何利用自然,去尽可能的保存自己内环境水态的稳定呢?

尽管知道这个稳态,是脆弱的平衡

但总归得去做

这一切的答案,我们下期见

下次见,就是新年以后的事情了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四十八讲 轻重五虫与环境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五十讲 辛味的功能与作用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