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五十九讲 异常的五味五色

昨天讲到五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生克关系

他并不见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

其实,不仅五味之间没有相克的关系

在中国,一直流传的食物之相五行相克的说法

也是完全经不住实践的检验

什么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

什么菠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

等等

都是荒唐至极,却能流传数百上千年

这是因为迷信的人们,总需要一个解释

但因为没有科学的思维观,往往就会在经验主义中,错误归因

可能吃到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而碰巧在拉肚子之前,吃过柿子和螃蟹

于是,他们就成了替罪羊

而后世的人,一般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而不会去较真

其实,要知道五味之间有没有相克的关系

只需要明白五行相克的本质

五行相克,是地形对于天气的制约

是有情众生,改天换地,改造环境,以物造物的结果

他仅仅是有情众生的行为

一切抛开有情众生的本质,而谈论的五行相克

都是值得质疑的

如同仰望天空,有金木水火土等行星

但他们都是地球观测的结果

得加上地球才行

一切生物的五行行为

都会有反应物的产生

就算石头,经过有情众生的手后,也会留下印迹

反应物,是有情众生五行结果的证明

说到底

五行是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必然的行为

是有情众生与环境之间的应力与反应力

而不是自身统一的五行之间,出现相克

任何一个生物本身,是拥有可以随意组合切换的五行

他们统一意识,统一行动

大家开个会,今天谁当头

然后就成了领导

再然后就以整体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好象整体的人

而在这个头的带领下,就会用来对抗各种环境的变化

因此,在一个整个的物之内

五行相互掐架的情况,只可能见于病态

而不会见于正常的生活

这有点象中国人下象棋,斗地主等等一样

下象棋的时候,自己不能吃自己这一方的棋子

无论是马走日,象飞田

都需要吃对方的子

斗地主也一样

你有一把牌

牌之间,固然有大小的不同

但组合的权利却在自己

各种斗法,打法,都是为了针对对手的牌而制定

相克,是斗争双方的规则

组合,才是内在的规则

在一个整体内部,永无是讲因缘,和合,自然

形成一个整体

当然也有没事批斗的情况

但这都是统治阶级对于平民的事情

哪来的这克那克

在命学上面,相克也代表着外来的关系

女婿,媳妇

等等

得慢慢融入这个整体

五味是一种先知先觉的化学判断能力

来自于思维中的提前量

以前说过,人的大脑其实是由三段脑演化而来

主管思维的大脑,主管运动的小脑

和将二者联结在一起中脑

五味就是思维这部分的作用

开始启发了思维

为接下来的行动,指明方向

真正的行动,要等身体判断出五味和环境情况之后

才能做出决定

舌头之所以能尝出五味

除了必要的感受器舌蕾之外

还需要口腔里面有唾液

这些唾液,将外来的物质溶化

形成溶液

就能品尝出滋味了

因此,我们的舌头,可以分为舌根,舌体和舌尖三个部分

舌体表面的粘膜

有许多粗细不等的突起

这就是舌乳头了

很多的味蕾就藏在这里面

同时

舌头上面布满了沾液

这些沾液里面,混杂着各种细菌,食物碎屑,脱落的上皮等等

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舌苔

59fac7844ab70aa34fdc5958e873da3.png

能看到上面薄薄的一层覆盖物,就是舌苔了

这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

真要去化验的话,脏得不堪入目

但人适应了这种状态

就感觉挺好

甚至接吻也不觉得脏到什么地步

在这一层舌苔粘液的溶解下

吃进去的东西,被溶解

然后被舌蕾感知

就形成了味觉

这就有了一个要求

我们的唾液,也就是作为溶剂存在的口水,本身应该是无味的

才能客观的反应当下食物药物的味道

如果唾液本身并不清洁

那尝出来的味道也肯定是失真的

从而出现口中味觉的异常

反过来说,口味的异常,也反应了内在环境中,水液的异常

这就成为人们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一般而言,人的口味异常

就是溶解食物药物的能力异常

主要有五种情况

1,口淡乏味

吃啥东西,都没有味

没有味就是淡的,身体就不知道怎么分配了

人也就没有进食欲望

我们能想象到,这说明的,就是唾液里面,啥都不能溶解

管他矿物,植物,动物

反正到了口腔里面,无法被唾液酶分解

因此不知道啥味

一般这种情况,都需要辅助消化,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啥的

整点药物

当然,如果出现在疾病后期

也可以静候佳音

等着自身的自我恢复

而不需要过度干预

知道了溶解原理

我们再看后面的几种情况

2,口中发咸

吃不吃东西,都感口里面充满了咸味

这不就是无机物太多?

就类似于大自然之中,没有任何生物

只见一片荒凉的砂石一样

然后,尽管如此荒凉

但却有了流趟的小河

溶解了这些无机物

也迟早会显现了生机

一般而言

这样的情况,需要让这些矿石恢复成土壤

再度显现生机

有软坚散结的

有通风导气的

总之,就是要把荒漠转化为土壤

改造成有生机的自然

3,口味乏酸

到口中出现酸味的时候

已经到了生死交界的地方

酸味,就是腐败化为新生的开始

由于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

死亡后就会形成酸味

成为别的生物的美味

一旦这种腐败化新生的过程出现了异常

就会出现酸味

而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去腐而生新

4,口中苦味

等到口中苦味的时候

已经过了新生之气

这新生的气血,在运输到全向的过程中

中转出了问题

因为运输不利

由内向外的过程障阻

就容易积气化热

一般而言

就会调和内外,改善交通

攻里和表,开胸化气

等等

什么柴胡汤,半夏汤,青龙汤等等

再往后,就到了最后一种异常

5,口中甘味

食物转化而来的生气,最终成了自我的身体

有生有成

甘就是成熟的味道

真要去化验的话,脏得不堪入目

但人适应了这种状态

就感觉挺好

甚至接吻也不觉得脏到什么地步

在这一层舌苔粘液的溶解下

吃进去的东西,被溶解

然后被舌蕾感知

就形成了味觉

这就有了一个要求

我们的唾液,也就是作为溶剂存在的口水,本身应该是无味的

才能客观的反应当下食物药物的味道

如果唾液本身并不清洁

那尝出来的味道也肯定是失真的

从而出现口中味觉的异常

反过来说,口味的异常,也反应了内在环境中,水液的异常

这就成为人们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

一般而言,人的口味异常

就是溶解食物药物的能力异常

主要有五种情况

1,口淡乏味

吃啥东西,都没有味

没有味就是淡的,身体就不知道怎么分配了

人也就没有进食欲望

我们能想象到,这说明的,就是唾液里面,啥都不能溶解

管他矿物,植物,动物

反正到了口腔里面,无法被唾液酶分解

因此不知道啥味

一般这种情况,都需要辅助消化,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啥的

整点药物

当然,如果出现在疾病后期

也可以静候佳音

等着自身的自我恢复

而不需要过度干预

知道了溶解原理

我们再看后面的几种情况

2,口中发咸

吃不吃东西,都感口里面充满了咸味

这不就是无机物太多?

就类似于大自然之中,没有任何生物

只见一片荒凉的砂石一样

然后,尽管如此荒凉

但却有了流趟的小河

溶解了这些无机物

也迟早会显现了生机

一般而言

这样的情况,需要让这些矿石恢复成土壤

再度显现生机

有软坚散结的

有通风导气的

总之,就是要把荒漠转化为土壤

改造成有生机的自然

3,口味乏酸

到口中出现酸味的时候

已经到了生死交界的地方

酸味,就是腐败化为新生的开始

由于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

死亡后就会形成酸味

成为别的生物的美味

一旦这种腐败化新生的过程出现了异常

就会出现酸味

而常用的方法,也就是去腐而生新

4,口中苦味

等到口中苦味的时候

已经过了新生之气

这新生的气血,在运输到全向的过程中

中转出了问题

因为运输不利

由内向外的过程障阻

就容易积气化热

一般而言

就会调和内外,改善交通

攻里和表,开胸化气

等等

什么柴胡汤,半夏汤,青龙汤等等

再往后,就到了最后一种异常

5,口中甘味

食物转化而来的生气,最终成了自我的身体

有生有成

甘就是成熟的味道

已经是体表堆积的问题了

熟而不腐

如果结满了庄稼,却无法收割一样

因为收割机无法上高速

被拦下来了

只能看着这些成熟的食物,望洋兴叹

一般而言

这是需要温解表阳,增加运动

没事上报中央的

我们能看到这五种口味异常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列的

由淡而无味,到咸味的荒凉,到酸味的苔藓嫩芽,到苦味的杂草丛生,到甘味的果实累累

就是一个由生到长,循环不息的过程

在这个生命的进程中,机体处理哪个阶段出现问题

就会显现出相应的口味异常

而改变着生命的轨迹

循环,才是生命之本

由生到成到腐,再由腐到生到成

尽管对于个体来说,永远只说生成

而不说腐烂

但腐烂,却是每个生命的必由阶段

当别的事物腐烂,成为我们的食物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腐烂,成为别的生物的食物

这是极为公平的

不过,人需要的,就是尽可能延长自己生和成的阶段

而拒绝腐和烂的阶段

在自然的循环中

只有循环障碍一种病

国家也是一样

无论金融,政治还是其他

所有的一切异常,都可以归为循环障碍

钱不流通了,就是经济病了

物不流通了,就是社会病了

唯有流水不腐

而最常用的循环路线

就是阳遁和阴遁二大路线

阳遁主生

阴遁主成

生者为气

成者为形

天地乾坤,生气成形,如环无端

这游戏才能不断的玩下去

积而不通的情况

不仅仅见于口味的异常

他也见于舌头颜色的变化

同样的道理

舌头颜色的变化,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如果你有幸去看过中医

或者自学过中医

就会知道,没事伸出舌头来,看一看

这些中医常用的方法

就是图片式诊断

看到舌苔薄白,哦,你可能受寒了

看到舌红苔黄,又说道:你火气很重,要清热了

看到舌苔厚腻,又说你湿气太重

他们无法理解,舌苔的变化,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是变化的,发展的

这有点象一个人,分不清楚人的阶段

看到小孩子,就说,这个小孩子比正常人小,他营养不良了,得补营养

看到强壮的人,又说,这人比正常人大,营养过剩了,得泄火

之所以这样

就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标准图

那就是舌苔薄白正常图

凡是和这个正常舌苔不同的,都是病态

循环啥的,不知道

前面我们说过舌苔形成的过程

他就是沾液蛋白混和着细菌,食物残渣,脱落的上皮细胞等等组合而成

一堆杂合物

这本身就不是固定不定的

今天这样,明天那样

只有相对稳定

没有绝对稳定

在病理过程中

舌苔舌相的变化

遵循着肺金,脾土,心火,肝木,肾水这样奇怪的顺序

也就是由白苔,到黄苔,到红舌,到青苔,到黑苔

这样的渐变过程

这给了古人无穷的思考

为什么这样?

为了解开这样的颜色之迷

弄明白内在的身体发生了什么

最终在这些变化中,会停留在哪个阶段

会造成人的死亡吗?

要弄清这些问题

就得讲到五行的循环过程

也就是对阳遁和阴遁更进一步的细分

在五行交替的顺序中

是要遵循四时之法的

天地之气生

还需要四时之法成

四时之法,就是春夏秋冬

必须也必然随着季节而改变自己的饮食,着装和行为

而季节亘古不变

则生物的行为也就亘古不变

这就表现出一个严格的规律

那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样循环往复过程

也就是春天到夏天,到长夏,到秋天,到冬天,再到春天的过程

人道也就必须跟进这种四时之法

才能成为人

因此有了应对春天的甲乙肝木

应对夏天的丙丁心火

应对长夏的戊己脾土

应对秋天的庚辛肺金

应对冬天的壬癸肾水

天变则地变

地变则变

适应变化者存

不适变化者病

循环中断者亡

这就形成了五行相生的理论

79ca8e30bf7d1f0549839583af81282.png

五行相生的规律

只是描述了生物随着自然变化而变化自我的过程

是因为自然变化呈现出了明显的规律

因此五行才有明显的生相规律

这一规律,是随时可以更改的

只要外境变化变了,应力变了

内在的反应力,也就必然变化

以中国四时分明的气候来说

五行相生就成了暂时绝对的规律

木必然是由水转化而来,正如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一样

又必然向火转化而去,正如春天不可能永驻,夏天必然到来一样。

依此类推

火必然由木转化而来,又向土转化而去

有来处,有去处

土必然由火转化而来,又向金转化而去

金必然由土转化而来,又向水转化而去

其中间的转化过程

就是生化过程

生生化化,就出现在四隅的杂气之中

5bd257c4c042bbc74be70d2a9e979f8.png

我们来看这个四勾四绳图

子午卯酉,是四正之气

也就是四个标准

四季最为显明的特点,就出现在四个时期

他们用奇数表示

当然,有一派理论,认为这些奇数,就是天

但这是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

他与正常的天生地成是不一样的

这种认为奇数为天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应力

而偶数就是反应力了

也就是他们就是尺子

而真正要量的,则是偶数

也就是色界中的物质

在四隅,也就是四个角

就用2468这样的偶数表示

不仅仅是偶数

每个角落,也都有二个字

如同一个勾

连接成了世界

丑寅在东北

在生死交替中

如果二个事物在东北相遇

偏北者死,偏东者生

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限

不是说寅月和丑月是绝对能分开的

这就是数学题与现实世界的差异了

辰巳在东南,偏东者死,偏南者生

未申在西南,偏南者死,偏西者生

戌亥在西北,偏西者死,偏北者生

生生死死,变化不断,都在一念之间

四勾四绳图,最终变成了洛书图

成为八方九野

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根

877af2decc5c87414de510d87342ab9.png

然而,我们要说的,是其中的问题

春夏秋冬

只有四时

按照四时之法成的原则

应该是春生夏,夏生秋,秋生冬,冬生春

这样在九宫八卦,各种文化中,才能很好的体现

这里面,怎么会多出一个土来呢?

为什么四时之相生,非得变成五行之相生呢?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五十八讲 放松身心放过自己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六十讲 生死阎王看印枭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