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七十三讲 古典与现代命理真正的区别点

昨天讲到山家五行,又叫洪范五行

是根据一个奇怪的歌诀来判断坐山的五行属性

一般都是要求背诵下来

照本宣科就行了

洪范五行歌诀:甲寅辰巽大江水,戌子申辛水亦同。卯艮巳山原属木,午壬丙乙火为宗。丁酉乾亥金生处,丑癸坤庚未土中

当我们根据歌诀,知道了坐山的五行属性后

就可以根据表格,直接查询十二地支各个方位的来水和去水的吉凶了。

这个表格,实际上还是十二长生表

4e1f4e7981e4f8fbe560d69bc0d365b.png

如果感觉不好记忆

可以以养和生长这二个位置开始记忆

这是来水最吉的地方

来水最吉,就意味着去水最凶

这是相反的

然后越往后面

来水的吉度就越来越下降

与此同时,去水的凶度也在下降

吉与凶,是同步的

没有吉的时候,也就没有凶了

追求吉的时候,凶也如影随形

到了临官,帝旺的位置

来水和去水,都是吉利了

实则就是不吉不凶了

继续往后

去水的吉度开始增加

来水的凶度也开始增加

至到绝胎之地,就是来凶去吉了。

显然,古人希望的,就是从生旺处来,到绝胎处去

这样好事都是自己

坏事都是天地的

这种依着山向和水的走向,来判断吉凶的方法

还是对一个局部区域的整体观察

在这一步,并没有考虑房子的坐向问题

而是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山水配合的最佳位置

然后就好修建住宅了

我们可以观察一系列的古建筑

会发现在

门的朝向,并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有用

尽管无数的风水书籍,告诉人们,坐向不能错,门不能开错

但实际上,啪啪打脸的太多太多了

比如五台山这个位置

山水皆从北来

而显通寺在水的右岸

但显通寺并没有背靠右侧的山,面向前面的小河

而是根据皇家的要求,继续修正子午向

如果根据峦头来看

则坐北朝南,坐子向午

此时的显通寺,右边就为山了,左边就为河了

明显的有悖于常见峦头的修建原理

但显通寺的香火,经久不衰

显然,对于帝王来说,最得要的就是山水的配合

而对于房子的朝向,则固化在坐子向午

是根据一个奇怪的歌诀来判断坐山的五行属性

一般都是要求背诵下来

照本宣科就行了

洪范五行歌诀:甲寅辰巽大江水,戌子申辛水亦同。卯艮巳山原属木,午壬丙乙火为宗。丁酉乾亥金生处,丑癸坤庚未土中

当我们根据歌诀,知道了坐山的五行属性后

就可以根据表格,直接查询十二地支各个方位的来水和去水的吉凶了。

这个表格,实际上还是十二长生表

55cdedcf0fbbc8bc6447a5a0198de70.png

如果感觉不好记忆

可以以养和生长这二个位置开始记忆

这是来水最吉的地方

来水最吉,就意味着去水最凶

这是相反的

然后越往后面

来水的吉度就越来越下降

与此同时,去水的凶度也在下降

吉与凶,是同步的

没有吉的时候,也就没有凶了

追求吉的时候,凶也如影随形

到了临官,帝旺的位置

来水和去水,都是吉利了

实则就是不吉不凶了

继续往后

去水的吉度开始增加

来水的凶度也开始增加

至到绝胎之地,就是来凶去吉了。

显然,古人希望的,就是从生旺处来,到绝胎处去

这样好事都是自己

坏事都是天地的

这种依着山向和水的走向,来判断吉凶的方法

还是对一个局部区域的整体观察

在这一步,并没有考虑房子的坐向问题

而是只是希望找到一个山水配合的最佳位置

然后就好修建住宅了

我们可以观察一系列的古建筑

会发现在

门的朝向,并没有民间传说的那样有用

尽管无数的风水书籍,告诉人们,坐向不能错,门不能开错

但实际上,啪啪打脸的太多太多了

比如五台山这个位置

山水皆从北来

而显通寺在水的右岸

但显通寺并没有背靠右侧的山,面向前面的小河

而是根据皇家的要求,继续修正子午向

如果根据峦头来看

则坐北朝南,坐子向午

此时的显通寺,右边就为山了,左边就为河了

明显的有悖于常见峦头的修建原理

但显通寺的香火,经久不衰

显然,对于帝王来说,最得要的就是山水的配合

而对于房子的朝向,则固化在坐子向午

获取最大的阳光上面

显通寺如果只是一个寺庙的话

西安古都

因为秦岭在南,渭河在北

如果依山面水

则应该是坐南朝北的方向

但实际上,皇帝建筑,还是坐北朝南

也就是背靠水面向山

至少大的气势上就是这样

南京

也是一样

山在南边

长江在北边

古都依然选择坐北朝南

朱家还是坐了三百年江山

并不是历代帝王里面最差的

这些事例都能看出来

古人最重要的,还是选择一个适合居住的局部气候

对于房屋的实际修造朝向

一般较好的,就是坐北朝南

正子午向

被认为是采光最为充足

能量最大的朝向

这完全颠覆了很多风水先生的认知

在很多风水先生那儿,朝向是极为重要的

甚至错一丝,改一线,吉凶就互换了

如果拿这样的道理,去看城市规划和住宅,就完全行不通了

城市是有整体规划的,不是个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而这样的整体规划,往往朝向都是统一的

随意更改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总之,对于房子来说,真正重要的,就是采光

温度,湿度和风度

而不是那个门向

可是,为什么古人又如此重视门的朝向?难道风水师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吗?

这其实和古代的建筑分不开

古代的建筑,虽然有窗户,但窗户有和无,其实区别不大

都是纸糊实在的

采光极差

而门,则几乎是通气采光的唯一入口

这就逼迫着古人,对于门向进行规定

尽可能的选择采光较好的朝向

而这样的朝向,往往就是避实朝虚

朝向开阔的地带

采光纳气就比较好

这样的建筑,到了清朝的时候

发生了大的改变

玻璃兴起了

尤其到清朝末年

玻璃开始走向民间

房子的采光,开始真正由窗户承担

古典的风水理论,终于走向了末路

如果不迷信的话,其实很多书,都可以扔了

都是些瞎BB的陈词滥调

选择一个好的圈子

就如同选择一个好的发展地方

至于个人嘛,能在这样的地方立足就行了

那些北漂的人,很多还住在地下室

香港很多人,住在极小的鸽子笼

其实也走出了不少人物

总之,发展的圈子,生活的圈层,整个局部区域的发展方向

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恰好是古典风水,或者说正统风水的述事角度

依水立向,依山看水

都是基于这样的局部区域论而产生

通过山家五行和三合水法

我们会发现

他们都用到了一个表格

十二长生表

十二长生,显然是极为重要的

十二长生表的本质,就是生旺墓,天人地三气

四时三节

而万物毕焉

四的规律,几乎无所不在

而十二的度量,也就循环无端

这生,旺,墓三气

其本质,又来自于五行的旺相休囚死

明白这样的根源,就能百用而不失

旺相休囚死,又是以令来判断的

我们能够想到,古人择地的根本原理

其实是害怕死地和囚地

也就是厌倦五行的相克

令克者死,克令者囚

这二者,不是死地,就是囚地

自然不能住人了

与厌倦相克不同的是

古人就喜欢相生

令生者相,生令者休

不是休息养神之所,就是动则为相,事事顺利之兆

当然,如果能够同气相求,趁其旺气

也是极佳的

这种喜相生而厌相克的看法

可以说是古典命理,风水,术数等等的核心

内核中的内核

我们同样以山家五行的另一个用法为例

山家五行有一个求解方法,叫墓龙转运

这方法极为久远

流传也广

实际上,只需要简单的四步就能完成

第一步,当然还是查坐山的五行属性

根据洪范五行的歌诀,找到对应坐山的五行属性就行了

第二步,就是找到墓库地支

对照前面那张十二长生表

水土同宫的十二长生表,找到相应的墓库地支

比如水库在辰

木库在末

金库在丑

火库在戌

第三步

就要根据五鼠遁的方法,来推算出墓库上面的天干了

五鼠遁其实就是按日起时法的一种方法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甲日和己日的这一天,子时会是甲子

因为子属于鼠

所以查找子时上面天干的方法,叫五鼠遁

或者叫五子遁

根据这个方法

按流年的天干来进行推理

算出墓库上面的天干是哪个

比如甲年属水的山向,就按照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

从而得到这个墓库,是戊辰

第四步,就是分析生克了

如果山运的纳音五行和流年的纳音五行,是相克的关系

就是不吉利的

如果是相生的关系

则是吉利的

如果是比和的关系,也能够用

打完收功

假设坐子向午

坐山为子

再结合今年的乙巳年

就能知道,今年子山的墓库,是庚辰

也就是白腊金

而流年则是覆灯火

甲辰乙巳覆灯火

流年克山家

不利于坐北朝南

如此而已

因为这个方法里面,总是在测算地运的墓库干支

因此称为墓龙转运

也就是地运和天时之间生克制化

如果按人的出生年份,来推算墓库干支

也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能在这样的地方,是吉是凶

也是可以的

但都是根据纳音来的

通过这样的实例

可以看出,古人确实非常看重生克

认为相生就是好,相克就是坏

但这样的古典理论,与我们现在的命学理论

似乎格格不入

现代命理理论中

我克者为妻财

克我者为官鬼

不是财,就是官

财不要,官不要

那人又怎么飞黄腾达呢

这里面,就藏着古典命理和当今命理最大的区别

古典命理,是宏观的叙事角度

认为天地外境,是影响人的主要因素

得天地之助力,即为吉

与天地相违背,即为凶

因此,其看法,总是以地为主,以天为主

而忽视个人,忽视局部的房子

比如北京一环,二环,三环

局部区域好

还论什么房子的好坏呢,朝向的吉凶呢

都是高价房,一房难求

看个什么方道门道啊

所以,在古典的命理中

那是绝对不以日主来测算的

而是以年来测算

年生者,即为好

年克者,即为凶

即不能克年,也不能被年所克

但现代命理,风水理论不同

强调的是个人

看的是人的所属

将天地看成是自己的天地

生克制化,并不是由年干,坐山,水向这样的自然角度出发

而是从自己,从日主,从房子的朝向角度出发,去狭隘的叙事

自己能拿捏的,都是好的

自己拿捏不了的,都是坏的

自身的强大,才是根本

只有自身强大的人

遇克则财富如山

遇克我则官运享通

究竟是从自然四时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还是从自身的角度去看问题

这是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如同从国家的角度,看人们的吉凶福祸

只要根据法津法规政策去查看

你遵守了这些规定,就是好的

你违背了这些规定,就是凶的

一目了然

如果从个的角度去看吉凶祝福

则会是国家有好有坏了

有利于我们的政策,我们就高呼万岁

不利于我们的政策,我们就怨天尤人

算命算到最后,成了一堆怨妇

与事无补

与人无益

但微观的角度

人们自身的感受

又往往是最真实的

由此,中国的命理,其实是一分为二的

朝堂之上,达官显贵,富足的上层人士

一直用的是古典命理

朝纲之道

而下里巴人,市井俗街,则一直用的是现代命理

这也是徐子平等改革命理后,命理流落民间,开枝散叶的根本

不然,光是那些深奥的古典命理书,就完全没法普及了

动不动就要求有治国之能

经世之才

那还看个毛线

当然

我们无疑去评价这些术数的高低贵贱

更不是为了否定这些文化

在黄庭经里面

我们讲述这些事理

只是要告诉人们,要摆脱主观认知而已

为了厘清山家五行

我们还得知道一个根本的问题

那就是山家五行的歌诀,究竟是怎么来的

号称洪范五行,这靠谱吗?

他又为什么与传统的五行不同?

比较正统的五行中,甲是属木的

但到了山家五行,则变成了属水

乙,在传统的五行中,也是属于木的

还是阴木

但到了山家五行,变成火了

这差别也太大了点

显然,这歌诀,是别有用意

前辈们也很好奇

究竟是哪个人,根据什么道理,来整出这样一个奇怪的歌诀呢?

经过无数前辈的推理,考察,研究

到了协纪辩方书的时候

人们渐渐达成一个认知

这个歌诀,来自于易经的卦象

五行属性的变化,源于乾坤二卦的上下爻互换,而形成了卦气五行

这相当于将山向换成了卦气来进行推理

比如甲山属木,甲纳于乾卦,乾与坤是对称的,称为天地定位

因此,将坤的上下两爻,换到乾的上下两爻

就变成了坎卦

坎卦属于水了

因此,甲纳于乾,其性属水

再比如,乙山属木,因为乙纳于坤

坤与乾对

乾之上下两爻换到坤的上下两爻

就变成了离卦

离卦属于火了

因此乙山受离化故而为火

这一些理论,根本不需要知道

我们只要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就行了

然后,叭啦叭啦,就解释了山家五行,是出自八卦之间不同爻的交换

这样就可以了

可是

搞笑的地方在于

这其实只是一个半成品

卦气学说,出自京房易

本来是描述吉凶灾殃的一门学问

实际上,就是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换算成天干和地支

然后计算出一个卦需要等于多少天

合起来才是一年

可费京房本人,也没有整明白

总是有一个余数

这才有了六日七分

六十四个卦,每个占六天,余下的再分到六十四卦,还要各点7分

相当于一个卦占6.7天

还没有除尽

结果京房死了

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卦气学说的纳甲流传了下来

想通过这样的纳甲,来合符洪范的五行顺序

这其实是做不到的

为什么做不到呢?

这是因为,到了汉代的时候,人们已经找不到数字的本源是什么了

12345689,究竟是什么意思?

古人为什么创立这样的9个数字?

他们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洪范五行,作为早期的经典,是合符数理的

后世想要牵强附会

不明本源,就绝难做到

那洪范五行与九常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七十二讲 来龙去脉的来龙去脉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七十四讲 生数与成数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