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讲到黄庭经,非常关注黄庭里面的众生,认为天下地上的万物,其根本都在于土地里面,也就是丹田
因此需要护养丹田
但内景经在解读的时候,却错误的认为黄庭就是根本
众生就是根本
因此,首重气血
这就影响了具体的功能和方法
我们来看内景经的原文
黄庭内人服锦衣,紫华飞裙云气罗
丹青绿条翠灵柯
这三句话,对应的是黄庭经的:黄庭中人衣朱衣
说的是黄庭里面的这个主干,我们能见到的黄庭之神
穿着彩色的衣服
上面画着绿色的线条和翠绿的草茎
为什么画绿色的线条和翠绿的草茎树干呢?
这其实就是黄庭的比喻
黄庭之中,就是万物显现的地方
天之下,地之上
而以植物为比喻
当然就是绿色了
并且指出了茎这样的主关键词
穿着轻软的丝织品
这是指轻清的树叶
显然,这个解释,比起黄庭经的黄庭中人衣朱衣一句
更有具象
完全就是一个树成了精的样子
再往下看
七蕤玉籥闭两扉,重扇金关密枢机
这二句对应的是黄庭经的关元茂龠阖两扉
同样是闭两扉,黄庭经认为是关元的位置闭了
如同土地覆盖了树木的根本,这是可解的
但因为内景经误把黄庭本身当成了根本,以气血入手
所以,不能理解关元茂龠阖两扉这样的话
就改编成了七蕤玉籥闭两扉,重扇金关密枢机
七蕤玉籥就是指生出七情,叫出世间声音的心
两扉,就是指两肺
心脏两旁被两肺所保护
重扇,就是胸骨肋骨了
金关,就是肺为华盖
胸部层层保护,就是为了守护人体这个最重要的中枢
这当然是正确的
指的是丹庐
也就是乾坤之间的位置了
本质上,属于中丹田的解释
与黄庭经以天地入手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
可见到了东晋末期,内景经产生的时代,人们已经分不清天地和乾坤两套体系了
给弄混了
玄泉幽阙高崔嵬,三田之中精气微
内景经的这二句,对应的黄庭经是:幽阙侠之高巍巍,丹田之中精气微
同样是高巍巍,黄庭经说的是起垄种地养护根本的意思
因此只说丹田里面才是最精微的物质
而内景经的解释,则是肺部就象高山上的山泉一样
为什么这么形容呢?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
肺为华盖
高高在上,又为水源
这样解释下来,就不能只说下丹田里面的精气微了
而是改成了三田之中精气微
也就是三个丹田里面,都是精微物质
为自己的丹庐为中枢去寻找理论根据。
娇女窈窕翳霄晖,重堂焕焕扬八威,天庭地关列斧斤,灵台盘固永不衰
这四句,对应的黄庭经的句子是:玉池清水上生肥,灵根坚固老不衰
娇女,就是指肺为娇脏
中医的专业认知
容易受到伤害
一点点风寒啥的,都会伤肺
但这个娇脏,却在最高最上的位置
为人挡住了一切的日月的光辉
因为是枢机位置,最为重要
所以里面保卫森严
这就是重堂焕焕扬八威了
具体怎么个森严法呢?
那就是天庭地关列斧斤
到处都是枪手,刀斧手和警卫
威风八面
说到底,主是说心肺是一身之中枢,里面守卫森严,威风八面
这样森严的守护,就是为了灵台盘固永不衰
灵台就是心了
说到底,就是为了保护心脏达到长寿的目的
按道教正儿八经的解释
则娇女指的是两只眼睛
用来神采奕奕,比日月更有神采
重堂指的咽喉
这样牵强的解释,显然是对内景经也搞不明白他要说什么了
而牵强附会的解释
完全不知道这一段内容,在描述丹庐
也就是心肺
我们回到正题
由于内景经的改编没有认知到根本的重要性
也就放弃了灵根作为生命基础的论点
而改成了灵台
由身体健康的命学,到了唯心论的神学
这样改编带来的后果,就是对于中丹田的描述,就会重复了。
我们来看中丹田
黄庭经里面的丹田,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小肠部位的下丹田
并没有中丹田,上丹田的概念
内经景是有三个丹田的概念的
我们先看黄庭经对于中丹田的描述:
中池有士服赤衣,横下三寸神所居
在黄庭经里面,中丹田的名词,叫中池
中池里面有神,穿着红色的衣服
他就在下面横隔三寸的位置
也就是心脏的位置了
黄庭经认为,这位置就象树的主干一样
虽然重要,但没有必要
不如下面的根本,和上面的树叶
主干生病的机会,其实很少
要么是枝叶生病,要么是根本生病
所以,对于中池这样主干的描述,一句话就结束了。
内景经,也就专门又写了一个中池章,来对应这一句话:
中池章第五 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横津三寸灵所居,隐芝翳郁自相扶。
中池章第五
中池里面的神,含着红色的珠子,穿着红色并画着锦云的袍子
带着虎符,在横津三寸的位置
这地方,就是心灵所在的地方
人体内在的各种营养物质,就象仙芝灵草一样,在这儿集中,郁郁葱葱
养育万物
整个生命之气,都来自于这个地方的扶助
这是强性将黄庭的描述,增加了一个神像
但在功能上,也还是比较靠谱
我们再来对比二者对于上丹田的描述
在黄庭经里面,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肠道是根本,是大地所在。即是丹田的位置
而头部,则是枝叶,是天之所在
主干就是中池,也就是心肺
全书都围绕这样一个结构图来展开
因此,对于上丹田,也就是泥丸的描述,那是相当的详细
先看描述,再看功能
中外相距重闭之,神庐之中当修治,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呼吸庐间以自偿,子保完坚身受庆,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中外相距重闭之,说的是这个地方,是一切感觉感知的源头
是内在的中,也就是自己,和外面的尘,交界的地方
距,就是拒
中根与外尘,要相互排斥,
最为重要的,就是闭关内守
关闭这些对外在尘缘的感知
然后在神庐里面专心修治
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身体里面
不要随环境流浪
这个描述,就是佛家所说的根尘分离
阿罗汉的修持方法
具体来说
玄府气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持
玄府就是玄窍
以无欲和有欲为基础
气管就是各种感受器
也就是五根
意根和五根,后世共称为六根
六根是受精之府,耗费了大量的精神
为了感知外在的尘,而将大量的精神,都运到六根来花完了
因此,闭关,就显得非常重要
将这六根六关,给关闭掉
是省下精神的重要方法
宅中有士常衣绛,子能见之可不病,横立长尺约其上,子能守之可无恙。
黄庭经用了四句,来描述这个脑部的神
他在深深的大脑里面
经常穿着深红的衣服
按黄庭经的描述,下丹田是朱色,中丹田也就是中池,是赤色,上丹田也就是大脑是绛色
也就是红色不断加深的过程
由浅到深
这主要是指用血量和耗氧量了
大脑的耗氧量和用血量,是惊人的
也是最为耗神的地方
如果能守住这个位置,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病了
如果还能存想
想象他横在头顶上面,长约尺许
这样一心不乱
那完全可以免除一切疾患
这就是现代医学的基础了
在大脑的顶部,确实存在这样一个感受区
象两个小人,分别主导了人体的体感和运动
古人要告诉的,就是按这个现代解剖图去保持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无法得知古人是怎么晓得这个状态的
但能够说出来,并不奇怪
因为黄庭经后来还指出了十二对脑神经
所以,也不足为奇
按他所描述的去存想就是了。
呼吸庐间以自偿,子保完坚身受庆(益),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为了达到这个中外相拒,根尘分离的阿罗汉效果
除了存想体感区域和运动区域之外
还需要保持自然呼吸
让呼吸在身体里面自然自由的运动
这是要求身心全部放松
完全关注内在的呼吸
让呼吸与大脑重合
完成新陈代谢
这样身体也就跟着健康起来了
受到益处
说到底,就还是要心理特别的放松,不要随境迁心了
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
就是指内心要小心的收藏好
不要随外面的环境而改变
只关注自己内在的气血津液的运动,和三个部位的健康
这样即不外耗,也不内耗
精神自然回归,衰老的状态,也就恢复了健康
这是存想保存精神的方法
枝叶不要耗费太多
古人认为,人衰老的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老了就是老了
即然如此,要想获得健康,让衰老变得不衰老
就只有新生一条路
让新生代替老死
因此,用了插扦法来进行比喻
返老还童的方法,不是让死树再生
而是砍下一个枝叶,插在土里面
让他重生的过程
在这个插扦的过程中,必须将上面的枝叶给去掉
或者只保留极少部分
才能减少消耗
长出新根
这就是闭关的意义所在
重生而已。
我们再看内景经对于上丹田这些枝叶的描述
天中章第六和至道章第七
天中之岳精谨修,云宅既清玉帝游。通利道路无终休,(眉目)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虚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赤珠灵裙华蒨粲,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天中之岳,就是指鼻部了
需要好好修持
这地方,是呼吸之气出入的地方,称为云宅
当呼吸正确了,清静了,那身体内的元神,也就自由了
呼吸是全身运输的功能的基础
在呼吸的作用下,一切营养物质,才能通达周身
古人将这一功能,称为气能行血
气推动着血的运行
因此调呼吸,就是打通全身经脉的关键
无论是瑜伽,还是小周天,大周天
都离不开呼吸
说完了鼻
再来看眉毛和眼睛
眉毛就象华盖一样,盖在眼睛上面
而眼睛就象日月一样,让人看清一切黑暗
看清一切景象
)眉号华盖覆明珠,九幽日月洞虚无。宅中有真常衣丹。审能见之无疾患,
这里面,最为需要的,就是血的供养,也就是宅中有真常衣丹
如果能见到这里面的真人,自然是没有疾病了。
也就是假想两眼之间,有一个真人
说完了眉目
我们再看舌头
赤珠灵裙华蒨粲,。舌下玄膺生死岸,出青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
赤珠,就是舌头了
舌头穿着飘动灵活的裙子,鲜艳明亮
这是指出舌头的灵活性和舌头的颜色对于健康的影响
玄膺就是指舌下的金津玉液二个舌下腺体的出口
针灸学中的穴位
舌下腺出口水的地方,是主管生死的位置
这是指消化酶影响着身体的健康
极为重要
他的重要性,即在出青,也在入玄
出青,就是出长土地,形成草木
青为春季之色
肝之色
这是指阳遁过程中,口水参与了整个生长过程
而入玄,就是进到看不见的地方
也就是土地里面
这是阴遁的过程
意思是说口水也参与了一切阴遁收藏的过程
出青入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上天入地
让人精神二气,重新焕光彩
如果能够守住这个根,那也是大功德
就能变成神仙,飞升上天了。
至道章 第七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崿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住俱脑中。列位次坐向外方,所存在心自相当。
再看至道章第七
内景经继续讲上丹田的枝叶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
最高深的道,并不复杂
一句话就能说完
那就是泥丸,也就是大脑,主管人体百节,各个地方,都有神在
人体百节的神,都住在泥丸里面
天天没事了在开会
大事大会,小事小会
谁当了主持,人就表现这个谁的样子
这就是众生了
具体来说
头发之神,名叫苍华,字太元
脑神,名叫精根,字泥丸
眼神,名叫明上,字英玄
鼻神,名叫玉垄,字灵坚
耳神,名叫空闲,字幽田
舌神,名叫通命,字正伦
齿神,名叫崿锋,字罗千
共计七个神
但因为耳与眼,各有二个
因此要算9个
这一面之神,全部以泥丸为主
都是内联在脑部的
在泥丸里面,各有一个区域主导着这九个神
泥丸九真皆有房
就是说这些感觉知觉,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极为精细
方圆一寸大小,就全部收纳了
若大的身体,看着无限的宇宙,产生无穷的情绪,不过是大脑里面一寸大小的区域放电而已
想多了
这里面所有的神,都是一样的,穿着紫色的衣服和罗裳
为什么是紫色呢
因为内景经已经有文化参与了,也就是受到了我们第一天发的那个玄空颜色图的影响
九紫在最上面
说完这么多感受器官
耳目口鼻身意都讲完了
我们应该怎么修炼呢?
那就是一门深入
从某一个根入手
冥想细思
只需要从一个根入手,一门深入,就能让人获得长寿
说不定还能圆通
而不是头脑杂乱,把这么多的想法感受,都装在大脑里面。
这么多的枝叶,只想一个能行得通吗?
没关系的
这些感受器吧,都是有坐位伦次的,也就是大脑有一整套算法,会区别轻重缓急
一致对外
让人在对外的反应中,不至于出现离坚白这样的情况
手上感觉到的坚硬和眼睛看到的白色,经过大脑计算之后
就会统一认为是一块白色的硬石头
而不会认为是一块白石头和一块硬石头
显然,我们只需要一门深入
从一个根出发
都能通达心灵的最深处
他们在心中的位置,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意识了解万物的感知而已
也都会被自己大脑的算法,限制一生
这样,就说完了黄庭经和内景经对于上丹田的介绍
那具体有什么作用呢?又应该怎么认知他们呢?
我们明天见
祝大家周末愉快
根本,主干,枝叶
这是身体健康的三要素
也是黄庭经的主线
还有一个琼室,就是种子了
繁殖二代的
只有这样四大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