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九十八讲 隐居入定锁精神

继续最后个身体的部件,琼室

也就是植物的花果部

先看黄庭经的琼室

琼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下有长城玄谷邑,长生要妙房中接,弃捐淫俗专子精(弃捐:抛弃,废置;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人死的婉词),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

说的是琼室,也就是精室胞宫之中

是五行具全的

需要凝集各种精华,组建新的人体

而他之所以能够兴奋,是因为是心神心血在中池的作用

心动了,琼室也就动了

但这个部件,却是象长城一样深谷的关隘一样,关锁着身体的精华

因此

想要长生

最为精妙的法门,就是房中交接术了。

说到房中术

其实也简单

就是放弃那些杂乱的淫欲

专注保养自己的精气

这样微小的地方,寸田尺宅,是关乎性命生死的地方。

你应该长期保持内心的安宁

把那些随着兴趣见色起义的即兴想法,统统推开

志游神,就是随兴趣而游荡而的缘心

是色心之根

推掉了志游神,人体的精气神,也就都灵敏保全了

当人心态平和,与人交往,心无邪念,无邪事的时候

也就是琼室修行到位的时候

这只是简单的第一段介绍

对应的是内景经的琼室章第二十一

我们看内景经怎么描述的

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长谷玄乡绕郊邑,六龙散飞难分别。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殁,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顷。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己形。专闭御景乃长宁,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视内自明,物物不干泰而平。悫矣匪事老复丁,思咏玉书入上清。

内景经的改编,就是要将天地黄庭论改成了乾坤内外论

琼室里面,不说是五色集,而说是八素集

八素,就是八个方位

也就是易道八卦的意思

也不说是赤神之子中池立

说是泥丸夫人当中立

说这地方,是泥丸的夫人,与脑里面的神,是一公一母

一雌一雄

这成为后世丹法,用雌雄结胎来比喻炼丹有成的开始

当脑有所想,则琼室有所动

是随脑欲而行的地方

大肠和膀胱,绕行在他的旁边

不说是长城玄谷邑了

改成了长谷玄乡

长谷就是大肠了,玄乡就是膀胱

这是内景经更重视解剖造成的

肾精,也就是六龙

六为水

主肾

说肾精散飞,人不容易察觉

因此,想要长生,最为了急迫的事情,就是戒淫

而不应该作死,耗伤自己的精神。

让自己突造横祸,三魂分开,挂在墙上。

应该吸气,保存自己的精气

这样细小的寸田尺宅,是可以养生的关键

如果不收敛自己的行为

就象决开海堤一样,马上百川倾泄

叶去树枯,人就老了,失去了青春

气亡液漏,不再是自己的形态

所以

应该精神守一,专门闭掉自己的淫思淫念

获得长久的安宁

保证大脑里面的精气神的清醒与灵敏

具体的做法,就是恬淡闭视

恬淡就是保持心中无欲

闭视,就是内观

让自己明了自己的自性

这样物与物不相干扰

不受女色男色的干扰

人也就泰平无事了

如果诚心于这样的做法,衰老还能恢复健壮

存思咏读这段话,会让你达到上清的境界。

怎么念呢?

我们看存想什么

先看黄庭经

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遏,闭子精门可长活,正室堂前神所舍,洗心自治无败污,历观五脏视节度,六府修治洁如素,

应该存想自己的身体,是一个透达无形的,天人一体,神明能在里面自由穿行的地方

只需要经常存思于自己的胃部,也就是黄庭附近

人的性欲冲动就减少甚至没了

不饥渴,不是指的饮食,而是指的性饥渴,性冲动

存思于胃部区域的原理

是因为土能治水

肾精属水,得土来治

这样让能让男女的欲望都停下来

六丁,玉女

指男女

这与内景经里面的六丁指天神是不相同的

总之,关闭自己的精门,才能长寿

不要轻易的泄精

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忠于自己的家庭

把心思,放在正室上面

这样减少对其他人的邪淫

达到洗心自治的目的

让自己心里不污不败

尤其是夫妻之间,相处久了,也就相看两厌,没欲望了

只要没有邪淫,基本上都会节精

过成道友般的生活

但并不是说,性生活就是错误的

总的来说,来是五脏需要有节度

不能过度

淫欲,就是容易让人瘾过度的欲望

有节有度,就达到节精全神的目的

五脏藏精

以收藏为主

要想五脏藏精,减少冲动

还可以经常保持六腑肠胃的清洁

不要留有一些宿食宿便在其中

这就是轻食理论了

是黄庭经的一个重要理论

也就是食气法

保持肠胃的年轻和正常,不让自己过饱

性欲自然减少

毕竟是饱暖才思淫欲

这一段内容,对应的是内景经的常念章

常念章第二十二

常念三房相通达,洞视得见无内外。存漱五芽不饥渴,神华执巾六丁谒。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起自形中初不阔,三官近在易隐括。虚无寂寂空中素,使形如是不当污。九室正虚神明舍,存思百念视节度。六腑修治勿令故,行自翱翔入云路。

我们来看内景经的同一段内容

常常存一个心念,人的上,中,下三个丹田,其实是相互影响,相互通达的

根本,主干,枝叶并不是独立存在

而是相辅相成

当然也可以相辅拖累

所以,有智慧的人,都有洞穿身体,本无内外之分

这样,我们存洗自己的五脏,让自己没有性冲动

就是有理可依了

五芽,就是指五脏

因为五脏为一切行为身体的开端

故称为五芽

其中以黄芽,也就是土里面发的芽,最为根本

在原头上,就要保证自己没有性欲

这样,神华,也就是太阴玄光玉女,简称玄女,他是真人子丹的母亲

拿着漂亮的浴巾,带着六个漂亮的六丁天女

就会来拜访你了

神华执巾六丁谒对应的是黄庭经的役使六丁玉女遏

黄庭经是说让人控制自己的欲望 

而内景经改成了成仙之道,对人间女子没有兴趣了

自有天女下凡

需要急守自己的精室,不让他泄漏

这样当宝贝一样收藏着

才能达到长生

为什么非得戒淫呢?

这是因为,这种精华从身体一开始,就是很少的

矿产并不多

用完了就没了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人的天,地,人三官,都是围绕繁殖功能展开的

自然会把最好的精华,留在后代

都是由最好的最精华的部分开始用

不计成本

年少时是精

年老时是水了

要想娃儿健康,就得趁早生育

要想生命长久,就得节精全神

具体来说

就是让自己守住虚无寂静的自己

就象空无一样的空中一样,洁净明了

让人心形体,就象这样一样,没有任何污淫邪思的想法

后宫九室,都让他们空着,让自己的心神专一在道上。

九室,即周礼.考工记里面的说的内有九室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这里主要是指的后宫九室

正虚,就是让他们干瞪眼

存思各种念头,终归是要以有节度为原则

只不过,内景经这个,节精节得有点厉害,直接当和尚了

黄庭经延续了古典房中术的一脉

二者是有差异的

这样下来,最终就让修丹法的人,不再想结婚的事了

同样,还是需要六腑保持饥饿状态

不要让里面充满了宿食,吃太饱了

这样就会减少冲动

让自己飞升天上,在天上自由翱翔,得道成仙。

看总结

黄庭经对于琼室的总结

虚无自然道之固,物有自然道不烦,垂拱无为身体安,虚无之居在帏间,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清净香洁玉女前,修德明达神之门。

总的来说,虚无自然,没有想法,这才是真正坚固的道

而不是克制,压抑

明了一切事物,都出于自然。道就简单了。

怎么简单呢

就是四个字:垂拱无为

放低自己,让自己无为

身体自然安宁

而最让人保持虚无的,则莫过于房事

如果房事都能虚无冷静

那天下已经少有能扰乱心神的事了

所以,虚无之居在帏间

寂寞的单身狗,而能安然,口无怨言

这就很了不起

寂寞郭然口不言,修和独立真人宫

修和之事,就是独个儿,还能清静无为,那就是真人所住了。

要达到这个真人境地

就需要做到恬淡无欲

才能保持自己的道德情操,自由游行

但这样单身狗的日子

只是德的初步成果

清净香洁玉女前,修德明达神之门

真正厉害的,就是在漂亮美丽的女孩面前

还能保持无欲无想

修德明达

这是真正通神了

也是真正的开始积精累气了

而不是简单的克制和压抑

这一段,对应的是内景经的治生章

我们来看内景经对于琼室的总结

治生章第二十三

治生之道了不烦,但修洞玄与玉篇。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高拱无为魂魄安,清静神见与我言。安在紫房帏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玑门。高研恬淡道之园,内视密眄尽睹真。真人在己莫问邻,何处远索求因缘。

这就复杂多了

养生之道,并不复杂

主要是修心和修身

也就是性命双修

心为洞玄

身为玉篇

要兼顾形中的八景神

也就是形体的八方

八卦方位

二十四经络,都是出于自然

对应的是天上的二十四星

这是上清派早期对于星辰的修炼法

即存想二十四星

以对应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则对应万物的生和长

有节有气,节能发芽,气能长生

具体来说,就是四个字:高拱无为

这与黄庭经就是一字之差

黄庭经是垂拱无为

把自己放得低低的无为境界

而内景经则是把自己看得高高的,天神与自己同一,自己就是宇宙,宇宙就是自己

这样魂魄安于满天星斗

也就清静了

清静神显现

就会与自己对话了

最为重要的,还是房事问题。

安在紫房帏幙间

怎么做呢?

在静坐的时候

自己的身体之外,安坐五行的生旺墓

立坐室外三五玄

立,就是存想

室外,就是身体之外

三五,就是生旺墓的五行

是道家不传之秘

三五之道

具体的存想法

就是在两眼之间的印堂前面

存想烧香,与显现的清静神,手扶着手了

一起步入了太室璇玑之门

在一起高谈阔论,那些恬淡虚无的道理

然后回神返照自己内在的身体

一切清晰明了,如此真切

就象真正剖开了看到的一样

总的来说,真人,只是和你自己相关,就在你自己身上。

没必要到外面远方去求索什么因缘

更别指望男女之事,让你得道成仙

这总结,就是自视清高

不求俗缘了

抛开那些不实之词

二本经书,都只是在讲节精的好处

而更重要的,则是强调修心

而不是简单的克制自己的欲望

能做到这一点

可以看张学良先生

十几个夫人

还能活到一百多岁

早年还吸毒

晚年配着夫人一起,共同爱好习字

相互仰慕

以得长生之道

这样我们就讲完了黄庭经的上部经

对应的内景经,也就讲到了二十三章

我们继续中部经

讲完了形体结构

就要讲实际操作了

首先,就是隐居的问题

我们来看黄庭经的隐居

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疏

修道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能想怎么做怎么做

则不外乎首先就要隐居

与世隔离

扶养自己的性命,不要去追求名利

守住一切虚无的真相

恬淡自乐,就是寂静妙乐

何必天天动心思去想这想那呢?

当修习久了,人就寂然无思了

那些流散无穷的思想,也就收回来了。

扶疏,就是流散飘散的想法

众生想法念念相续,飘散无根

都是因为不隐居,身处世俗之中,自然被世俗之事所牵绊

世俗无有穷尽

其心也就永无宁日

我们来看内景经对于隐居的劝说

隐影章第二十四脱离形体

隐影藏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入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位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窕真人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帑tǎng如。

将自己的形体隐藏起来,远离世间的喧嚣

过上与世无争,与过去不一样的生活

含气养精,让自己少说话

口如朱,即口如宝珠

少说少想

这样带着自己的性命,定在虚无的真相上面

自己的名字,就会被上清在死亡薄上删除掉

上清,玉清,太清三清神的乐趣,都是由于隐居才达到的

让自己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随时随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没有任何担忧

倏欻游遨无遗忧,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没有牵挂的意思

羽服一整八风驱就是穿上衣服,就乘八风而随意行走了。

表达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位从玉舆

控制了自己的贪嗔疾三大根本

也就能乘着朝霞而飞升了

中间是最昂贵的金车

两边是玉车伴行

何其自在逍遥

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窈窕真人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帑tǎng如。

所以,何不隐居深山,来诵读我这本经典呢

让人生命顽强郁郁葱葱

在娴静美好中,就达到真人所在境界

入山陷居有什么困难的呢?为什么要犹豫不决呢?

人世间纷纷扰扰,说来说去,不就是几个臭钱的事吗?

由于修行主张遗世隐居

这就成了结庙,结寺的理论基础

在这些专门的道场里面,就适合普通人修行

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没有环境的干扰和引诱

当然,最终还是要回归烟花柳巷

来检查自己的成就

说完了隐居,这样减少环境的干扰之后

就是净心了

得自己控制住自己的杂想之心

这就是入定

保持自己的思想单一

我们来看黄庭经的入定

长生久视乃飞去,五行参差同根蒂,三五合气其本一,谁与共之斗日月,抱玉怀珠和子室,子能守一万事毕,子自有之持无失,即欲不死入金室

我们保持长时期的生出久视的念头

自然就会能飞升了

长生久视,长----生久视

出自道德经

意思就是你要经常做长久的打算

而不是只考虑眼前的快乐

长久的打算,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最有帮助的

本意是讲治天事人莫若啬的

啬的意思,就是节约,节俭

省着用

无论是治外的事,还是自己的事

都要以节省减用为准

人一生,无论是福䘵物质还是性命

都是固定的

用得快了死得快

用得慢了死得慢

用完就没了

省着用,就对了

五行参差同根蒂

反天斗地,有情众生的五行

看起来有盛有衰

五行有偏差

但其根本,其实是同一的

都是生于欲望

所以说,生旺墓与五行相接合

看起来形成有情众生的一切命理变迁

但实际上,又何尝不是自作自受呢

究其根本,终归在于自己

谁又与五行一起,战天斗地,对抗日月气候的变化呢?

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

就是抱玉怀珠,调和自己的身体

抱玉,玉就是形体,精气

也叫元气

珠,就是太一流珠,即思想

因为流转不息,攀缘外物,故称为流珠

抱玉怀珠,其实就是抱元守一

一也好,珠也好,就是指思想要定下来

保持单纯单一

不再为其他事物分神

总的来说,人能够守一,万事都解决了

一切问题,都出在自己的胡思乱想,惊怖畏的情绪之上

而这样清静正一的状态

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本来面目

守住他,不再丢失

这如意珠守住了,也就进入了大定

即达到了不死不坏的境界

金室,比喻不坏的身体

另一重意思,就是冷静之室

金主西方,秋季,天气转凉

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一段入定,对应的是内景经的五行章

五行章第二十五

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可用隐地回八术,伏牛幽阙罗品列。三明出于生死际,洞房灵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焕照入子室。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

五行如果极致推理,其根本必然是归于自己这个中心点

生旺墓三气和五行相合,在内九宫和外九宫里面,层层罗列,无有穷尽

可以用隐居地方的回春术

八,就是指春季,肝木,其数八

这样就象牛一样,默默耕芸自己的内心,也能罗列仙品,位上仙班。

伏牛幽阙就是指耕耘自己的内心

三清神,也就是三明,都是从生死之中才领悟出来

人心不死,终究是道心不生

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意识,在与外面的日月交替来争斗

主要是泥丸为父,精室为母

精神合一

自然日月星,精气神,三光焕发,深入自己的每一个细胞

所以,能够存想玄妙的真相,也就是虚空,万事皆毕

总来说,就是要守护一身的精神,不让他再有丢失

这样就算是漏体补漏成功了

百日筑基,也就成了。

讲完了外在环境的要求和内在心态的要求

那究竟什么是黄庭经的道呢?

见基础部位的讲解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九十七讲 绎官重楼十二环
  • 旷世经典黄庭经第九十九讲 闭关食气
  • 本站相关注解资料版权皆归王兆胜先生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6028525号-3 QQ群号:493600502